英国部长们敦促保护创意人员作品被AI公司使用

站长之家
本文来自AIbase日报
欢迎来到【AI日报】栏目!这里是你每天探索人工智能世界的指南,每天我们为你呈现AI领域的热点内容,聚焦开发者,助你洞悉技术趋势、了解创新AI产品应用。
欢迎来到【AI日报】栏目!这里是你每天探索人工智能世界的指南,每天我们为你呈现AI领域的热点内容,聚焦开发者,助你洞悉技术趋势、了解创新AI产品应用。
普林斯顿团队推出纯Python开发的QuACK内核库,采用CuTe-DSL技术,在H100显卡上比PyTorch提速33%-50%。研究聚焦内存密集型内核优化,通过精准处理GPU内存层级结构等关键细节实现性能突破。英伟达专家盛赞该技术让GPU高效运行更易实现,PyTorch团队认为其长序列处理优势突出。团队已发布详细教程,分享利用GPU硬件特性提升内存密集型内核性能的实用方法。
谷歌为Veo3AI视频生成器新增图像转视频功能,该功能已整合进Gemini应用和Flow工具,覆盖150多国。目前仅限AI Ultra/Pro用户使用,每日限3次创作。用户可上传图片并添加音频描述生成视频,支持下载分享。数据显示7周内用户已创建超4000万视频。所有生成视频均带有可见"Veo"水印和不可见SynthID数字水印,谷歌还提供专用检测工具识别AI内容。
阿里巴巴开源音频生成模型ThinkSound,支持视频、文本、音频多模态输入,能自动生成与画面高度匹配的高保真音效。该模型采用链式推理技术,实现音画精准同步,适用于影视、游戏等领域。作为开源项目,ThinkSound降低了音效创作门槛,开发者可通过多个平台免费获取。这是阿里在多模态AI领域的最新突破,将推动音效生成技术发展。
AI初创公司Cluely因"隐形作弊"功能引发争议,其联合创始人Roy Lee自曝使用该功能求职导致被哥大停学。Cluely技术可隐藏分析网上面试对话,近期获1500万美元A轮融资后正调整营销策略,淡化"作弊"标签。哥大学生推出检测工具Truely,但Lee表示隐形功能只是附加项。Cluely旨在成为比肩ChatGPT的AI助手,能实时感知屏幕内容,目标是从"作弊工具"转型为日常必备AI。
YouTube将更新政策打击AI生成的"垃圾内容",7月15日起调整合作伙伴计划盈利标准。新规强调内容需"原创真实",主要针对批量生产的重复性视频。平台表示这是对现有政策的"微小澄清",但创作者担忧会影响反应视频等形式的收益。随着AI技术发展,平台涌现大量低质AI内容,包括虚假犯罪节目和CEO肖像诈骗视频。YouTube希望通过明确政策维护平台质量,禁止AI垃圾内容创作者参与盈利计划。
OpenAI以65亿美元全股票收购乔纳森·艾维创立的AI硬件公司io Products,正式进军硬件市场。收购后io团队并入OpenAI,艾维的设计公司LoveFrom保持独立但继续参与设计工作。这是OpenAI史上最大交易,获得包括前苹果设计师在内的专业团队。交易曾因商标纠纷暂停宣传资料,6月完成监管审批后正式落地。此次收购将强化OpenAI在AI硬件领域的布局,整合顶尖设计资源开发新型智能设备。
OpenAI以65亿美元全股票收购苹果前设计总监艾维创立的AI设备公司io Products,正式进军硬件领域。此次收购为OpenAI带来曾参与iPhone设计的顶尖团队,艾维将深度参与产品设计。尽管此前因商标纠纷遭遇波折,这仍是OpenAI史上最大收购案。CEO奥特曼表示,此举将推动AI技术与硬件融合,未来将推出更创新的AI设备。收购标志着OpenAI在科技市场竞争中迈出重要一步。
Moonvalley发布全新AI视频生成模型Marey Realism v1.5,具备三大核心优势:原生1080P高清画质,基于授权训练数据确保零版权风险,以及精准解读复杂提示的创作能力。该模型支持文本/图像转视频,能生成电影级运动光影效果,未来还将推出姿势传递功能。这一突破性产品为影视制作、广告创意等领域提供了安全高效的AI创作工具,推动行业技术升级。
美国教师联合会(AFT)宣布今秋在纽约成立全国人工智能教育学院,获微软、OpenAI等2300万美元资助。该项目将为20万名会员教师提供免费AI培训,帮助教育工作者掌握新技术应用。这是美国工会首次与科技公司合作推进AI教育,微软为主要合作伙伴。AFT主席表示,目标是确保AI服务于教育而非取代教师。OpenAI强调技术应支持教学创新,Anthropic认为此举将影响未来几代人的教育模式。
加州法院48小时内对两起AI版权案作出不同判决:均认定AI训练属"合理使用",但法律解释存在分歧。Anthropic案法官认为AI训练类似人类学习,构成转换性使用;而Meta案法官则强调二者本质差异。两案均承认训练数据的创造性价值,但都简化了市场损害评估。判决范围狭窄,未来可能因新证据改变。这凸显版权法在AI时代的适应困境,科技与法律的碰撞将持续考验司法体系。